车险,为驾车护航
时间:2019/3/19 13:32:58 阅读次数:3753次
我们先浅谈一下车险企业的运营盈利模式以交强险为例:
投保车辆100,单均保费790元,险企已赚保费7.9万元
出险频率15%,案均赔款4200元,险企赔款支出6.3万元
险企百台利润1.6万元
但2017年强险业绩发布,从66家险企披露的交强险数据来看,包括天安财险、都邦财险在内的44家险企依旧承保亏损,占比达到66.6%,合计承保亏损29.76亿元。不过,尽管交强险赔付率高、承保连年亏损,但是依然有很多险企将交强险视作抢占商业车险市场的“敲门砖”,消费者一般会在购买交强险的同时购买商业车险,后者有盈利,所以险企只能争做交强险。
应该知道保险公司不生钱,每一险种都要通过投保人每一笔资金的注入,才能汇聚成该险种高额风险保障金,谁投资谁受益,因此只能对其投保人在该险种突发风险时给予风险保障。
大家应该了解一下,机动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风险和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较大,就强险而言,日均出险就达到8万多台次。特别是一旦发生第三者责任的重大事故中,需要担负起受害者一方医疗或维修等费用支出,就赔偿能力而言,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损失赔偿是难以通过自我补偿的。对于一般个人及家庭来说是伤筋动本的大事,会造成极大的心理、经济负担和威胁。
没有投保相应保险,就要应对棘手繁琐问题,协商价格、筹备钱款、办理手续;甚至要逃避责任(肇事逃逸或老赖)。
投保相应保险,就可淡定面对,除了提供合法手续,责任认定需要自己,其它一般都有保险公司负责。(但后续保费要上浮)
我们应该意识到保险的价值:
在我们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客观性,而不确定性的风险;
应对风险、化解危机是我们的普遍需求;
而保险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应对风险的最佳选择;
保险是一种分散风险,成员共同分担危害损失的模式;
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风险保障,其功能在于帮助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的作用。
决定保险,就要研究保什么险种,建议把赔偿他人损失放在第一位。(前三名都是)
1.交强险不用提了,机动车必须购买才能够上路行驶、年检、挂牌。
2.第三者责任险(衣袋里放着50万或100万的票子,心里踏实;但就我个人心理来说,年年会保,却希望不要碰到这个奶酪。)
3.车上人员责任险
4.车辆损失险(新车和车身配件价格高的车建议投保)
5.要把所投保险种不计免赔率保上,钱不多,不然等到理赔时,会挺麻烦。
剩余其它险种,因个人、车辆和环境情况而定。